便利店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宗教仪轨”

便利店,都市生活的一盏长明灯。

没有夫妻老婆店那样接地气,也没有商超那般琳琅满目。便利店作为城市最末端毛细血管的零售业态,总是显得气质过于疏离。

但不知何时起,便利店已经拥有了高于零售、高于商业的精神意义。7*24小时全年无休、稳定的商品供应和恰到好处的空间,便利店就像一座灯塔,为城市忙碌在各条航线的人们,提供精神和生理的双重补给。

自从1992年日本7-ELEVEn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便利店行业就一直在多方竞争中高速成长。便利店在当前人们的生活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市场上便利店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又有哪些?

便利店现有格局:三大日系便利店+区域龙头

便利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由外资入华开始,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而在此之前牢牢占据零售业末端渠道的,是遍布街道、社区的夫妻老婆店,人们也称之为小卖部。

据凯度零售2018年数据,中国市场上有着将近700万家夫妻老婆店和小型便利店,这些以个体户形式经营、门店数量基本不超过五家、经营杂货的零售业态贡献了所有零售渠道40%的出货量。其中约30%的夫妻店盘踞在乡镇、农村,46%在三线城市、县级市。

而连锁便利店的出现,与居民经济水平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息息相关。业内常以GDP(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便利店的发展阶段:当人均GDP达2000-3000美元时,为便利店导入期;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时,便利店市场便进入快速成长期;当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进入行业激烈竞争期。

尽管我国人均GDP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5.92万元/人(国家统计局数据),但一二三线城市间发展差距大,GDP构成比例不尽相同,目前便利店整体依然是以一二线城市市场为主,而这其中又以区域集中型企业为绝大部分。

以三大日系便利店(7-ELEVEn、罗森、全家)和区域龙头构成的中国便利店市场,在实体零售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高度增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提到,2018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2264亿元,门店数量达12万家,行业增速达到19%。

另据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其便利店市场发展已趋于成熟,接近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店发展水平。

而在二线城市,基于各城市人口、GDP发展的不同,再加上气候、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差异等因素,便利店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其中,西部区域城市西安、昆明、重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三个城市。

同时,《指数》还显示,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区域性特点仍然很明显。南方地区城市的24小时便利店比例普遍高于北方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平均占比仍然较低。

中国便利店的三大核心议题

便利店,同中国所有其他实体零售业态一样,都有着三大核心议题:跨区域拓展、门店运营和商品开发。

三者相辅相成,想要进行区域拓展,就需要保证标准化的运营能力和商品力输出,而在中国的市场条件下,跨区域拓展的门店还需要因地制宜的对于门店运营和商品进行调整。

据CCFA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便利店单店日均销售额接近5300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尽管在单店运营方面,中国便利店的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有着持续改善,但在运营能力和供应链效率方面还有许多加强空间。

而随着竞争愈发激烈,便利店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也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从门店陈列到商品类别、从单店运营到加盟体系,类“7-ELEVEn”的影子越来越多。整体模式高度雷同的情况下,进入2019年,关于便利店市场的新课题则更多聚焦到了整体业务的精细化运营之上。

精细化运营的焦点之一,在于会员和数字化系统引进对于门店运维管理的更高精度。智能商业的时代之下,便利店开始拥抱新技术,体现在前端,自助设备、无人便利单、电子标签等IoT设备不仅提供了新的消费观感,也将用户消费行为变得数据化、可视化。

在后端,数字化的供应链系统和商品系统大大提高了传统进销存效率,更高效的系统不仅为便利店提供了符合其末端消费渠道相对应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永辉、家乐福等大卖场向小业态的转型提供了驱动力。

而在会员管理方面,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小程序等渠道让便利店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数据的采集和积累为实现千店千面提供了原始的需求要素,如何在“对的时间”,为“对的门店”提供“对的商品”,是门店精细化运营的最终标的。

如果说精细化运营是便利店的微观层面,那么宏观层面的跨区域拓展,则是摆在每一个品牌连锁便利店眼前的第一课题。

国内便利店在跨区域拓展上,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在最早期是围绕企业物流中心的配送能力去辐射外区,以原有的物流中心配送新增区域;

区域内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后再向上去发展,就到了总部+多物流中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门店和物流中心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不能够跨区作业;

因此,当整体业务再度向上发展,进行到跨省甚至更广面积的运营时,就会进入第三阶段总部+多分公司+门店的格局,即多组织概念。

随着便利店企业的供应链和物流能力的不断增强,当下便利店行业的跨区域拓展正呈现加速趋势,这使得连锁品牌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促进了加盟体系的改善。据《2019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我国便利店加盟店比例达46%,其中头部标杆企业的示范作用明显。

便利店正扮演城市生活重要角色

对于都市人群而言,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是稳定的补给中心,区别于夫妻老婆店等其他实体零售的鲜食供应和便民服务,让其在零售作用之外,还附加了一定的餐饮和生活服务属性。

尽管零售依然是便利店最为核心的功能,但随着店型的多样化,便利店也正逐渐演变为都市中一种特殊的“第三空间”。对于繁忙的上班族、陌生的旅客、或是夜晚狂欢归来的“夜猫子”们,也许便利店那一盏不灭的灯光和些许人气,是比商品更为珍贵的东西。

有时候,有些看似很虚的感受,其实往往决定着事物的关键条件。对于消费者来说,越小型的地方,越有融入其中的亲近感,这是大型零售门店所不具备的天然原因。无关乎经营方式,纯粹是物理性质的空间感,带给人的距离感。人天然在快速可触达的小型空间里,能建立起有心里情感的投射。比如自己居住的房子,静心养气的庭院等。

便利店,这种零售业最小型的业态,其实也有这种类似功能。因此,当便利店深入社区,深刻融入人的日常生活——理论上甚至每天都会频繁接触交集的融入,带给人的感觉,就不再只是一个购物的地方。

便利店企业往往也在顺应这种人的天然情感投射,门店选择的位置,全年营业无休的时间,满足即时且便利的商品,时刻都能马上让人找到休憩的第一选择……

一个城市有着品质成熟和分布密集的便利店,往往是这个城市生活品质因果互为的结果。即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带来更多便利店的落地,而更多的便利店带来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种互为关系,也让便利店已经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日常第一选择,携带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宗教式的生活仪轨。

每天的生活需求习惯去那里解决,每天也从那里找到生活的确认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链证时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lianzheng.info/?p=136

(0)
上一篇 2019年 7月 2日 上午11:41
下一篇 2019年 7月 2日 上午11:59

相关推荐

  • 苏宁买下家乐福的交易,最终还是绕不开阿里

    家乐福中国终于卖了。接手的不是阿里巴巴,也不是腾讯,而是苏宁。 6月23日晚,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将以48亿元现金或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根据公告内容,家乐福中国位居中国快消品(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前10。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4.47和299.58亿元,净亏损10.99亿元和5.78亿元。而且,这两年它在中国的资…

    2019年 7月 1日
    00
  • 爱奇艺下架漫威,腾讯视频暗怼:在线视频下半场再起硝烟

    5月1日,“爱奇艺下架漫威作品”的话题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部分会员甚至怒喊道“要你会员何用”。对此,爱奇艺做出了“版权到期,没有补偿”的解释。有趣的是,对手腾讯视频看到后,立马跳出来霸气喊话“漫威下架,在鹅家是不存在的”,双方隔空较量,颇有版权之战再掀高潮之意。 目前,爱奇艺虽已重新上线部分漫威电影,稳住了部分会员的心,但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已冲击到用户与平台间…

    2019年 7月 2日
    00
  • 美团搅局、哈啰上位、滴滴变脸,出行市场掀起新流量战争

    关于合作的方式,有一种说法是,滴滴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提供流量入口,第三方出行服务商为滴滴提供运力,滴滴从第三方抽取佣金,但依据第三方出行提供的运力情况,滴滴抽取的佣金不等,每单最低抽取10%的佣金。 对于模式的调整,滴滴方面解释为,因为高峰期订单较多,用户面临打车难的问题,接入第三方运力,可以缓解此类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过去几年的网约车版图争夺战中,滴滴曾…

    2019年 6月 29日
    00
  • 淘宝、京东强攻,拼多多坚守,618狂欢背后的流量争夺战

    一、618大促期间移动购物APP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1、2019年618期间,移动购物APP行业整体规模呈现26%的平均同比增速,从预热期开始,日活跃用户规模逐步拉升,在6月18日当天达到峰值5.2亿,较5月20日增加约7500万,同比上年增长18.4% 2、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活动延续去年态势,各家典型平台拉长活动周期,从5月下旬启动,进行跨月促销,活动以预…

    2019年 7月 1日
    00
  • 中国音乐创作水平的问题,不只是个人问题

    虽然数据上看,中国音乐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我现在在微博上发点啥相关内容,都得三思而行。 因为但凡帮中国音乐说点好话,一定会有人跳出来唱反调,搞得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枚中国音乐的“无脑吹”。(如果非要给我一个标签,我比较想做“暖男”) 观察网上的言论,不好看中国音乐的观点,来来回回都是那些:抖×热歌当道啦,原创歌曲烂啦,排行榜上都是臭鱼烂虾啦,中国人不喜欢音乐啦……

    2019年 6月 30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链证时报